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生活 > 社会与健康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时间:2010-06-12     来源:网络中心

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一个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呈现出一种制度性供给与补缺型福利并存的二元格局。城市居民大多数是在职员工,实行的是制度性供给的福利制度和低保户保障福利制度,在农村的实行对农村的孤老残幼等“三无”人员的“五保”供养制度。总的来说,我国的福利制度覆盖面积小、福利水平不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仍然有很多生活贫困的人口,他们生活艰难,看不起病,生活质量低。现在一般认识上的福利,是指民政部门管理的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扶持政策和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福利院数量少、规模小,床位不足,收养能力低;生活标准低,医疗、康复、教育比较困难;基础设施差;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等。我国从1987年开始发行彩票。2001年福利彩票扩大了发行规模,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成为社会健康保障措施的有力补充。
    慈善事业是指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救助活动的统称。国际上有各种慈善学校、救济院、慈善姊妹会,以及现代的各种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我国慈善事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逐步提高,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为改善。特别是2008年年初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迸发出来的捐赠热情,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这些优良传统。慈善不仅仅是出钱,还有志愿者也是慈善的行为,北京奥运会和地震中也迸发出志愿者的热情,奥运会志愿者超过了100万,地震灾区救灾志愿者超过了300多万。我国慈善组织数量发展较快,慈善组织的活动浸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除政府之外我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补充力量。截至2008年9月,在全国注册的慈善组织中,各级基金会有1361家,县级以上慈善会、红十字会4100多家。比较知名的有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基金会、儿童发展基金会、青少年基金会、扶贫基金会、残疾人基金会等等。2005年之前,我国每年的慈善捐赠总量约几十亿元;06年我国接收捐赠总量达到100亿元;07年达到309亿元;而2008年仅地震捐赠就近600亿元,全年捐赠将接近1000亿元。另外,志愿者行为作为慈善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志愿者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自觉价值取向。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其免税额度由原来的应纳税额的3%提高到年度利润总额的12%,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捐赠的热情。另外宗教的慈善组织也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