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生活 >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常见致病菌——沙门氏菌

时间:2023-08-02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夏季高温多雨,是细菌性、有毒动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季节。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如忽视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
l 沙门氏菌是谁?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以其发现者Daniel Elmer Salmon命名。目前已发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已达2500多种,其中约1400多种能感染人类。
 
 
       l 沙门氏菌在哪?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常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特别是家禽、家禽及宠物的肠道中。
       l 沙门氏菌的危害是什么?
       引发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是食源性的非伤寒沙门氏菌,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沙门氏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炎,如呕吐、腹泻、腹痛,常见的潜伏期为12-36小时,病程一般为2-3天,重者可引起脱水、休克,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l 主要污染的食物有:
       肉和肉制品、蛋和蛋制品、奶和奶制品等。
       l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的最适繁殖温度为35℃至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及时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另外,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食物被其污染后表面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变化,让人难以分辨,但是沙门氏菌不耐高温,在60℃以上环境中,超过15min就能被消灭,所以在食用肉蛋奶等食品前应彻底加热。
预防食源性疾病,遵循食品安全“五要点”:
 
       1. 保持清洁;
       2. 生熟分开;
       3. 烧熟煮透;
       4.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5.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


寒潮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