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资讯 > 省内动态

洪涝灾害后病媒生物防治

时间:2023-09-08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卡奴”影响,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普遍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灾害,多地受灾。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易造成病媒生物密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增加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风险。因此,洪涝灾害后应及时加强病媒生物应急防制,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病媒生物对灾区居民的骚扰。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洪涝灾害发生后要特别关注蚊虫、蝇类和鼠类等病媒生物。
 
 
        二、病媒生物的危害有哪些?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属于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可以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等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什么是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是指通过环境治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的过程。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洪涝灾害后病媒生物防制原则是什么?
        病媒生物密度未达到启动参考指标或未发生媒介生物性疾病时,以环境治理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药物杀灭;病媒生物密度达到或超过启动参考指标或在发生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五、洪涝灾害后病媒生物控制措施有哪些?
        (一)蚊虫控制措施
        1.孳生地治理。蚊幼虫(蛹)孳生于水中,要及时清除生活区周围的小型积水,盆、罐、缸等容器要翻转倒扣,必须盛水的容器要加盖密闭,减少蚊虫孳生地。无法清除的积水,可采用养鱼灭蚊或投放微生物灭蚊幼剂。
        2.加个人防护。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可使用蚊香、蚊帐等防蚊措施。户外活动工作时要穿长衣裤,暴露在外皮肤可涂抹驱避剂防蚊。
        3.成蚊的化学防制。在住所内与周围 5 m~10m 范围外环境,可使用0.05%顺式氯氰菊酯进行滞留喷洒。蚊密度较高时,可用含有氯菊酯和 S -生物烯丙菊酯的杀虫水乳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快速杀灭蚊。
        (二)蝇类控制措施
        1.孳生地治理。蝇幼虫主要孳生于人畜粪便、垃圾和腐败动植物中。要加强人畜粪便管理,定期清理清除暴露的人畜粪便。各种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需要日产日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垃圾点、简易厕所粪坑等场所,可使用 0.5%吡丙醚颗粒剂进行孳生地处理。厕所内墙壁及其周围可用0.025%溴氰菊酯或 0.05%顺式氯氰菊酯进行空间喷雾。
        2.个人防护。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进入室内,可使用灭蝇拍、粘捕纸(条)等灭蝇措施。
        3.成蝇的化学防制。在住所内与周围 5 m~10m 范围外环境,可使用0.05%顺式氯氰菊酯进行滞留喷洒。若蝇密度仍较高,可用含有氯菊酯和 S -生物烯丙菊酯的杀虫水乳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快速杀灭蝇。
        (三)鼠类控制措施
        1.环境治理。应及时整治环境,清理杂草,清除垃圾和杂物。要管理好粮食,防止鼠类取食。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室内封堵缝隙,压实墙根,减少鼠类孳生的可能。
        2.物理防制。可使用粘鼠板等物理器械捕鼠。在做好安全保障前提下也可使用鼠夹捕鼠。
        3.化学防制。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基础上,可用毒饵灭鼠。应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急性鼠药。若需当地配制毒饵,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配制。根据鼠情决定毒饵投放量。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诱饵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位置,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和警示标示,以防误食。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掩埋地点远离水源,掩埋深度应能避免食肉类动物将其掘出为准。投饵结束应收集剩余毒饵。卫生部门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抗凝血类杀鼠剂解毒用维生素K1治疗。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